随手写

往来千里路常在,聚散十年人不同

来看法国元帅是怎么死的-上

“我爱看的是:事物危险的边缘。诚实的小偷,软心肠的刺客,疑惧天道的无神论者。”

——格雷厄姆·格林

“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,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,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,或者,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。”

——毛姆



0

十六、十七、十八章看完,终于搞清楚了奈伊两次变换阵营的前因后果,或者说,比一开始了解的更多了一点。

现在想来真奇妙,在那部纪录片里,拿破仑侵俄战争,俄法双方都提到不少个性鲜明的将领,但我只对奈伊起了好奇心,而奈伊的介绍其实并不多,但提到两次背叛足以让我念念不忘。

很奇怪,仅仅只是通过片子里的画像和介绍,我就直觉他是个正直的人,这样的人,我以为一次背叛都嫌多,何况还叛了又叛。

关于第一次背叛,几乎是在看到介绍两次背叛的瞬间,我就给奈伊脑补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戏码。我想他一定是迫于形势,所以拿破仑一回来,他就又回到了他的麾下。

结果看完奈伊这两次转换阵营的来龙去脉后,我——

虽然实际情况跟我脑补的大相径庭,但现在我对奈伊的印象和最初的印象相比,倒没有什么质的变化。在了解这一切后,我仍然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,无论做人还是从政(至少从书中的资料看来),但“正直”对从政的人而言,有时就像阿喀琉斯之踵,会是致命的弱点。

奈伊作为一个巴伐利亚人,我想他是真心热爱法国,热爱拿破仑,当这两者和谐统一时,奈伊可以妥善处理相关问题,当两者对立矛盾时,正直的奈伊并不具备处理这种复杂情况的圆滑与变通。他本可以远害全身,保全名誉,远离政治漩涡,谁都不选,但他没有,他选择留在这个战场上,他想对法国负责,他也想对拿破仑负责,终于,这位勇士中的勇士被这两种感情的互相撕扯毁灭了。


1。枫丹白露

莱比锡会战后,拿破仑战败,反法联军进入巴黎,拿破仑还想为皇位而战,但他的号召力已大不如前,征兵征到的实际人数远少于目标。拿破仑的盆友们希望他让位给罗马王,但巴黎的临时政府并不接受,他们要的是拿破仑无条件tuiwei。

拿破仑斗志不减,还能在阅兵式上激励士兵,但与热情的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军官们都无精打采,他们知道大势已去,目前理智的做法是开始和谈,但派谁去戳破拿破仑的梦幻泡影,这是一个问题。

军官们都认为这个人不好选,但起码的标准,应该是个元帅,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,一路读来,甚至翻过这一段,我都还没意识到,原来奈伊第一次变换阵营的戏台已经搭好。

那么,奈伊当时有意识到这点吗?

我想他没有意识到,如果事情按照他的计划发展,本不该如此。但命运就像霍格华滋的移动楼梯,你朝着目的地踏上台阶,它却换了方向,断了你的退路,徒留你在途中,眼睁睁看着道路变幻,进退无门,你想修正方向,但在此之前,你只能先走完这条路。

我觉得,奈伊是忠于拿破仑的,至少在此刻,他主观上并没有背弃拿破仑,他只是更加务实,在避免无意义的战争赌博血流成河之外,奈伊想最大限度保护拿破仑的利益,但事情是怎样一点点偏离了最初的方向——

奈伊的初衷是,建议拿破仑tuiwei,避免在法国的土地上和联军展开兵力悬殊的战斗,但同时要让联军知道,军队不想要波旁复辟,军队站在拿破仑的儿子罗马王这边。军队的支持是这场谈判中的拿破仑方面的唯一筹码,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筹码。

在说服拿破仑接受这个提议的会面中,奈伊和拿破仑爆发了激烈冲突,我想最让拿破仑受伤的是奈伊的这句话,“陛下,军队听他们的将军的。”

奈伊的这句话断绝了拿破仑亲率士兵进入巴黎的念头,否定了他对军队的控制权,对拿破仑这样的人而言,设身处地,不难想象此时的拿破仑会有多么怨恨奈伊。

这句话的伤害是双向的,不同的是发作的时间,现在它伤害拿破仑,在未来的岁月里,我想它会反复折磨奈伊。但如果能成功保住罗马王的皇位,奈伊可能会好受一点,他的理智也会更容易跟他的感情达成和解。

最终,拿破仑签署了传位给罗马王的文件,让他的外交官带上,并由奈伊和麦克唐纳陪同,去找联军谈判,同时拿破仑要求再把马尔蒙捎上。然而当奈伊一行人到了马尔蒙处才知道,马尔蒙认为拿破仑已经完蛋了,为了避免内战,已经跟联军将领达成协议,正准备带着手下的11000人投靠联军。

但听说这个新进展后,马尔蒙决定再去跟联军将领说一声,之前的协议作废,军队支持拿破仑有条件tuiwei,他把指挥权交给苏昂将军,和奈伊一行人星夜兼程,赶往巴黎,进行和谈。

四月五日午夜零点至一点之间,奈伊一行人终于到达巴黎,沙皇的临时住所。拿破仑的外交官和两位元帅竭尽所能,劝说沙皇接受拿破仑的有条件tuiwei,沙皇动摇了,他表示会支持他们,也会劝说联军,双方约定明早九点再次会面。

然而在四月四日晚上十点,拿破仑召集军队准备宣读他的tuiwei申明,想要争取军队的支持,得知消息的苏昂将军,害怕拿破仑知道他们之前与联军达成的投敌协定,乘着夜色他带领军队进入了联军营地,彻底坐实了之前本已被马尔蒙终止的约定。

于是,四月五日的早上,马尔蒙和奈伊得到了消息,当奈伊、麦克唐纳、科兰谷再次见到沙皇时,尽管他们之前谈到凌晨三点才各自休息,但几小时后的现在,情况截然不同了。

沙皇拒绝了拿破仑的有条件tuiwei,波旁王朝的复辟势在必行。

奈伊一行人带着这样的谈判结果回到了枫丹白露。

得到消息的拿破仑当然不会轻易妥协,但他所有的暴怒在奈伊的冷静面前都消弭于无形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拿破仑无法调动军队,只得屈服,接受现实。

如果从拿破仑的视角来看,再结合他本人的性格,毫无疑问,枫丹白露这几天的经历足以让拿破仑记恨奈伊,问题只在于记恨的程度有多深。

当拿破仑最后跟他的元帅们告别时,

“ 现在, 我没 有 任何将军, 没有 朋友, 也不 再有 战友 了。” 拿破仑 平 静地 对 奈 伊 说, 但 语气 却不 和善。 

“陛下, 我们 都是 你的 朋友!” 奈 伊 回答说。 

“呵呵。 恺撒 的 朋友 也是 杀 了 他的 人。” 拿破仑 冷淡 地说。

卡佩. 勇士中的勇士 : 拿破仑最富争议的元帅米歇尔·奈伊传 (“战争艺术”丛书) (Kindle 位置 4406-4408). 中国长安出版社. Kindle 版本.

不难看出,在拿破仑这里,他认为奈伊背叛了他。

而奈伊本人恐怕并不这么认为,虽然从结果来看,他是做了一个“恶人”,但他更像那个被迫向国王宣读坏消息的倒霉信使,真正的背叛在幕后,军队的三心二意才是让拿破仑丧失谈判筹码的致命一击,如果不是部分军队和将军临时掉链子,谈判极有可能达成奈伊最初想要的结果——以拿破仑的tuiwei安抚联军,罗马王即位,玛丽王后shezheng。如果是这样的结局,也许拿破仑冷静下来后,不管感情上再怎么对奈伊心存芥蒂,理智上他也应该会更容易原谅奈伊。

从早 年的 胜利、 征服 到 后来 的 灾难, 他 都 忠于帝国 。 如果 由 着 拿破仑 的 意图 来, 法国 逃不过 悲惨 而无 意义 的 neizhan, 只会 备受 lingru, 所以 他 才会 坚持 和谈, 即便 代价 是 让 他的 老 上司 tuiwei。 他 和他 的 同僚 一样 厌倦 了 战争, 希望 这是 欧洲 最后 的 和平。

卡佩. 勇士中的勇士 : 拿破仑最富争议的元帅米歇尔·奈伊传 (“战争艺术”丛书) (Kindle 位置 4408-4410). 中国长安出版社. Kindle 版本. 

评论(7)
热度(7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随手写 / Powered by LOFTER